CBD校区校办公室:0371-68080047
CBD校区综合办:0371-65807235
CBD校区总务处:0371-65807233
宝龙校区教务处:0371-61283522
宝龙校区政教处:0371-61311732
宝龙校区总务处:0371-61311731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如何让语文课堂的导入充满艺术性

时间:2014/4/17 10:06:29

 郑晶晶

我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端,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试想,一段精彩的导入语势必能让学生“浮想联翩”“兴味盎然”,势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可以说,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是离不开引人入胜的导入艺术的。

解决策略: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之所以愿意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最重要的就是有学习的兴趣,有想学习的主观愿望。因此导语设计必须要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迅速集中注意力,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2、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都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导入的艺术性,必须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前提,切忌滥用。导语设计应该做到有的放矢,尽量言简意赅,按照教育规律、学生的学习规律,尽快把学生引导到预定的教学程式中,而不能“喧宾夺主”。

经验总结:

1、先“声”夺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必然有助于创设某种具体的情境,必然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必然能激发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在日常教学中,此种导入方法是运用的最普遍的,也是最容易把握的。像冰心的《荷叶 母亲》、朱自清的《背影》等情感类的文章,都可采用此种导入方法。例如,在讲《荷叶 母亲》一课时,可以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中开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开场白:“母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如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它如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纯净。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女作家冰心是如何用她的生花妙笔,来赞美母爱的。”又如,我在讲《雷电颂》一课时,想从屈原这一人物形象入手导入,于是运用了这样的导入语:“在我的想象中,一直有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魁梧,饱经风霜的脸上,愁眉不展。腰系博带,佩陆离长剑,戴切云高冠,着雪白罗服。瑟瑟秋风中,踱步远方,似行吟泽畔,似引吭悲歌。他便是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那么,同学们,在你们心中屈原又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在导入之前,我要求学生闭上双眼,静静聆听,同时在脑海中勾勒人物形象。导入完之后,学生立马也被带入到了预设的情境中了,纷纷举起手来,畅谈自己心目中的屈原形象。

2、实物教具的充分利用

虽然是语文课堂,但是如果能够把身边的实物资源利用起来,同样能够起到很好地教学效果。因为实物教具最大的优点就是直观,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例如,“新闻”,学生几乎天天听、天天看,但几乎很少有学生注意到新闻这种文体的写作格式。因此,在讲授毛泽东的《新闻两则》前,我先给每一小组分发一些报纸,让学生自己看报纸上的新闻,来探究新闻的文体特点,利用探究所得的知识,转入到课文的学习。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记忆深刻,从而获得较深的学习感受。

3、亲身经历的充分挖掘

当个人的经历与作者的经历碰撞出某种契合点时,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时候。例如,在讲沈复的《童趣》时,先让学生讲一讲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童年趣事,可能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如,我在讲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时,让学生先讲一讲自己的第一本书以及所发生的故事,学生的兴致一下子被带动了起来,等几个学生讲完后,顺势转入对文本的研读,让学生带着满满的好奇心去阅读课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艺术地设计导入语,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集中起来,消除其它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 兴趣, 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为主的,强化首次认识对后继学习非常重要 。“万事贵乎始”,如果我们认真思考、精心设计,艺术地创造每一段导入语,让它犹如浑厚激越的重锤,声声击打在学生的心扉上,就能使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进而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创造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