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校区校办公室:0371-68080047
CBD校区综合办:0371-65807235
CBD校区总务处:0371-65807233
宝龙校区教务处:0371-61283522
宝龙校区政教处:0371-61311732
宝龙校区总务处:0371-61311731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故事重提 ——对“教导”一词的新审视

时间:2015/11/3 11:44:51

 

         闫瑞敏

闲聊间,和一位同事说到了“教”的读音,对它该读平声还是去声产生了分歧,于是,随手翻开了手边的一本《说文解字》——对汉字来讲,追根溯源还是能够比较清楚了解它的音、形、义及其演变的。

“教”在甲骨文里由“爻”和“子”两部分组成,“爻”即算筹,“攴”意为手执鞭子或棍子,表示体罚学子,造字本意是用体罚手段训导孩子做算术。金文省去了“子”字,有的籀文把“子”换成了“心”意思是引导、启发蒙童的心智。《说文解字》对“教”的释义是:“从攴从孝,上所施下所效也”。 “导”,引也,从寸道声,谓“引之必以法度”,造字本义是在十字路口抓住对方的手引路。

或许是职业习惯所致,这不由的使我联想到了教师职业本身的性质问题,何为教导?怎样教导?重在教,还是重在导?

“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这里要着重谈谈“施”的问题。我们要施与学生什么?我们要怎样有效地“施”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效”?

毋庸置疑,很多人自然首先会想到“知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仔细想来,道,应该不只是知识吧,就当今时代特点来看,如果仅从知识信息的传授来说,学生从社会、网络等渠道获取知识要远比在课堂上从老师那里习得的更丰富,也更便捷,课堂的优势在于一种交流、互动的自我实现的愉悦,在于在集体思维碰撞中的自我启悟,在于师生之间人格的彼此映射和影响,这些都远远超出了“知识”的范畴。换句话说,教师言行举止所传达出的教育信息才是最有影响的教育力量。

那么,“教导“一词是不是可以诠释为变“教”为“导”,以“教”促“导”呢?

想到了那个老掉牙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当小学校长时,看到一个孩子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喝止并令他放学到校长室。放学后,当他来到校长室时,那个孩子已经等在门口了。陶行知先生送给他三块糖,理由分别是:他按时来到了这里;不让他打人的时候他立即住手了;砸人是因为对方不守规则,欺负女生。

这是一个赏识教育的经典,经典的魅力在于常读常新。我们今天抛开“赏识”不谈,而来分析一下师生之间的相处关系问题。很多老师常常抱怨现在的孩子不懂礼貌,不尊重老师,认为老师的“师道尊严”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日常工作中与老师顶嘴、不服从管理之类的事情也此起彼伏。但,事实上却也有许多优秀老师与学生相处得非常融洽,不得不说这其中有教师方面的原因。

还有另一则故事。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看到一位女孩摘下了花房里最大的一朵玫瑰花,他没有批评,而是走过去蹲下来,拉住小女孩的手微笑着问她:“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摘花吗?”小女孩很不好意思的说:“奶奶病了,她最喜欢的就是玫瑰花,想摘下来送给奶奶,希望奶奶能快点好起来。”苏霍姆林斯基又摘了两朵送给她,说:“一朵花奖给你,你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另一朵花奖给你的妈妈,因为她送给我们一个善良的孩子。”

这两位教育家的处事态度,可概括为“静、准、导”三个字,即遇见问题不急躁,耐心询问找原因;发现孩子的优点,明确表扬其优点;了解孩子的想法,传递正确的观念。

做老师首先是要修炼“静气”的。静源于“爱”,要从心里爱护学生,视为亲生儿女,只有如此,才不会对学生产生厌烦、敌视心理,它是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这样的爱,使我们面对孩子错误的时候会感到心疼而不是焦虑,使我们去努力寻找改变孩子错误的方法而不是一味抱怨或者指责,会让我们以一种静待花开的心理笑看孩子的愚钝或幼稚,那么,孩子的错误或许也会变得可爱了。促使“知”,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如同盲人摸象,“知”就是对学生的理解和认同。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就要以“共情”的心理去感知孩子犯错误的心理因素,“了解病症才能对症下药,了解学生才能救助学生”,只有弄清孩子情绪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的化解疏导,从而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这种授之以知的教育不是急功近利的,而是顾及了人的终身发展。能生“情”,是师生间沟通的桥梁,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对他的理解、认同、关爱和真诚才能敞开心扉和老师交流,谁愿意拒绝一双热情的眼睛和一颗真诚的心灵呢?能悟“理”,只有静静地聆听,才有细致的思考,才能全面的分析,才能明白症结在哪里,才能有效的疏导,以“理”服人,学生明白了道理,才能诚恳接受,效果才能持久。有情无理,学生不明白症结在哪里,效果难以持久,并且带有明显的亲情性;有理无情,难免干巴生硬,让人难以接受,只有入情入理方能使人心悦诚服。

再看看上面两则故事,陶行知先生奖励糖果时的微笑和苏霍姆林斯基先生那蹲下来的姿势是不是会给孩子留下更为深刻的感受呢?再来反思一下我们平时对待孩子错误的态度,或许就能明白我们在与孩子谈话的时候为什么会遇到逃避甚至逆反的情况了。

文章写到这里时,下课铃声响了,九年级的一位数学老师气冲冲的走进政教处:“闫主任,借借你的威严,把九四班的梁某给领回来!”,还顺便说了一句,“教书十年,第一次往政教处交学生。”

孩子来了,老师自然要说说事情的来龙去脉,学生也是一肚子的委屈,不断打断老师的话,眼泪在眼眶里堵了又堵,最终还是淌了下来。

我先请老师回办公室了,给孩子搬了一把椅子,又递给她一杯茶,然后平静的说:“孩子,说说你的委屈吧!”

接下来的过程不再细说,我肯定了孩子通过日记宣泄情绪的方法,同时又引导她思考还有没有其他办法能更好解决问题,告诉她遇见问题要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并通过换位思考引导她理解父母及老师的心情,告诉她怎样才能有效沟通。

孩子临走时说:“闫主任,以前总以为你很严厉,挺怕人的!没想到你这么有耐心……”

我说:“我很愿意听你说话的,你也能很真诚的听我说话呀!因此,我们今天的沟通很有效哦!那么,你能告诉我接下来你要做什么吗?”

“我去找董老师,承认自己的错误,告诉她我今天是有情绪的,向老师真诚道歉。”她的脸上泛起了诚恳的微笑。

“可是,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像我一样有耐心哦!”我略带调侃的提醒道,“如果董老师还会忍不住批评你呢?”

她稍顿了顿:“放心吧,我会控制我的情绪,诚恳听老师批评。”

事后,坐在一旁的同事说:“我要给你点个赞!”

其实,我只是用我的静气传达了我的真诚,用我的理解表达了我的关爱,用我的建议表示了我的希望而已。

这或许就是“导吧!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最好的约束是良知。”当事人在没有任何外力的情况下,仍然不宽恕自己的过失,无论有无他人的监督,都不会去做有违良知的事,这才是最好的教化。这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努力使我们的教育内化为学生的习惯和良知,让学生达到自我监督的境界。这还是要在教和导上多花心思,做点文章的。希望这两则经典的故事能给我们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