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校区校办公室:0371-68080047
CBD校区综合办:0371-65807235
CBD校区总务处:0371-65807233
宝龙校区教务处:0371-61283522
宝龙校区政教处:0371-61311732
宝龙校区总务处:0371-61311731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疫情期间语文学科线上教学的“三重境界”

时间:2020/4/10 17:32:02

                                                                                                                                                                                             郭玉惠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中华民族传统春节的祥和宁静。在疫情面前,广大党员医务工作者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不畏风险、不计得失地冲锋陷阵。我作为年轻的党员教师,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更应该“牢记育人使命,志做‘四有’教师”,在“疫”考“检测”中,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为此,我在诸位教育同仁的帮助下,不断探索线上教学的有效路径,希望在特殊时期也能让孩子们体验到生动鲜活的语文课,自觉尊重、热爱生命,关爱自然,更要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主动向“逆行者”致敬,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认真思忖,“境界说”同样适用于线上教学。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面对线上教学,很多习惯于传统课堂的老师感到无所适从,看不清前路。然而,越是迷茫越要爬到高处,紧跟时代,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摆正心态,迅速行动

    如何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更深处?如何把控网络课堂节奏?如何掌握学生的背默情况?线上教学中,大家产生了各种困惑,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可谓是“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面对眼前的困难,我们应当迎难而上,在态度上做到不抱怨、不放弃,多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疑难,摸索经验;在行动上做到迅速、及时,遇见问题立即进行线上交流研讨,参看各种视频课程,解决技术上的疑难。

(二)线上教研,群策群力

    在无法实现线下集备研讨的情况下,加大线上教研力度,坚持一人主备,其他成员提出修改意见进行完善,主备老师会认真揣摩,耐心修改,直到打造出小组精品课件。线上教学内容除了教材本身的篇目外,辅以疫情相关的文章分享、试题探究,让学生明白语文来自于生活,也用于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民族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这需要大家共同在网络上搜集疫情防控相关的优质教学资源,进行研讨、剪裁,恰当用于课堂教学当中。

    每位老师的教学风格不尽相同,为了备出更具体全面的课,大家下足了功夫。如我们组张倩老师的《社戏》,搜索了很详实的背景资料,以船头看戏倦、月下偷豆乐、水上行舟醉这条线索串联了整个教学过程;邓爱华老师的《小石潭记》围绕初读文章寻游踪、细读句段赏其景、知人论世探幽情、拓展阅读鉴文风这几个环节授课,让学生饱览了小石潭的胜景,又触摸到了柳宗元落寞但不颓丧的心灵……

    此外,教研的形式要多样化,除统一时间的集体教研,另需要有不定时不定成员的小范围教研,随时解决线上授课中出现的问题,并与老师们共享资源。

不怕困难的心态,群策群力的集体教研,是顺利推行线上教学的保障,我们也由此跨越“西风凋碧树”之境,达到第二重境界。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网络授课看似便利,实则工作繁杂,老师们像陀螺一样辗转于各个电子软件之间,一位位教师都成了“电脑通”。面对应接不暇的工作,我们应当沉下心来探索更为高效的课堂教学路径。

(一)沉心静气,放慢脚步

    一节课四十分钟,万万不能因为线上授课互动不便,就变成老师们的“一言堂”。课前三分钟候课时间,可以播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视频,也可感受下文人的闲情雅致,来个“对对子”“猜灯谜”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西湖语文”微信公众号当中《卖油翁》那一节微课堂,以猪八戒和孙悟空的对话导入,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对话在文字与视频中的区别,与学习重点相连接,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授课时,老师讲授时间不宜过长,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互动时间,培养学生自主理解和分析能力。调动课堂气氛时,应当设置多种形式的问题,转换提问方式,穿插能简单互动的活动设计,加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要尝试多与学生连麦,放慢脚步,走进文本,鼓励学生多角度解读。

(二)巧用影音,创设环境

    将影音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可使效率更高。比如在学习《诗经》时,同组的张倩老师和王婷老师通过配乐朗诵将学生带入唯美的诗情当中。在学习《大雁归来》时,我将大雁南归的图片与人们春节返乡的图片放在一起,让学生更能感同身受,明白人和动物是土地共同体,是命运共同体这一“土地伦理观”。在学习《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时,王宏先老师融自己的踏春体验于课堂中,将所拍春日照片与自创古诗展示给学生,通过对比两首诗歌中景物与情感的差异让学生明白“一切景语皆情语”,充分发挥了榜样的力量,激起学生浓烈的写作兴趣,带领学生细致观察生活、认真品味人生。不论是图片、音频还是视频,都是为学生走入文本服务,让他们能够获得审美的愉悦和体验。

    当有了目标,我们总会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努力营造更为人文、更加亲切的线上语文课堂,为此“衣带渐宽”也“不悔”。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们寻寻觅觅,总在等待花开的时刻,而这样绚丽的绽放时刻,来源于合适的课后练习和及时的反馈。

(一)让学习成果百花齐放

    家庭作业以加大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主,作业布置要灵活多样,如生字词听写巩固、听课笔记展示、诵读音频、阅读批注、仿写等。还可布置创意类作业,不局限于文字版,鼓励学生课下小组线上合作,通过剪辑小视频等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除了基础的字词以外,可利用学生手头资料,拓展阅读;利用好网络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口罩》《疫情防控》等相关试题,除了让学生练习外,还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帮助其擦亮眼睛看世界,辨真假,明是非,分善恶,学会利用文本提供的事实、观点、方法等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引发对社会、人生、文学、人性的思考。

(二)给花儿以阳光和雨露

    学生完成作业后,我们要给予及时的评价反馈,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个性化评语,还可通过语音输入评语,连线指导学生。对于共性问题,可以在钉钉群或微信群里给学生及时的辅导解疑。

教学管理做得好,能有事半功倍之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发挥好组长的协助作用:晨读提醒、课前到位督促汇报、作业上交情况总结等。另外,针对家长能检测的家庭作业,要家校合作,与家长进行沟通。

    经过几多周折磨炼,线上教学方法逐渐成熟,我们所呵护养育的花儿,也许会在不经意间盛放在“灯火阑珊处”,汇聚成希望的灯海。

    线上教学已然结束,但育人之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不断上下求索,为心中的教育理想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