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校区校办公室:0371-68080047
CBD校区综合办:0371-65807235
CBD校区总务处:0371-65807233
宝龙校区教务处:0371-61283522
宝龙校区政教处:0371-61311732
宝龙校区总务处:0371-61311731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 家庭教育工作总结

时间:2023/11/12 20:52:36

 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

家庭教育工作总结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校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学校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中心,积极构建和谐发展的育人生态,全方位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不断拓宽育人渠道,丰富育人途径,创新育人方式,打造多元立体化融合育人新模式。

一、加强组织规划 夯实基础保障

学校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把将协同育人工作纳入集团年度工作计划,成立以丁幼新校长为组长,学校中层以上领导为主要成员的协同育人领导小组,并以《家庭教育促进法》和《“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政策法规为指导,制定《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推进方案及实施细则》,健全家庭社会学校协同育人机制,明确协同育人教育主体职责,切实加强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建设,将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水平与绩效纳入教师考评体系,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同时,根据相关政策,在完善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共同研讨制定《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家长委员会章程》《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家长会制度》《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开放日、接待日制度》《郑东新区外国语学学校家长学校管理制度》等细则,对学校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明确责任主体、完善制度网格,提升教育实效。

二、凝聚家委力量,赋能学校共育

组建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并定期召开家委会成员会议,及时沟通教育理念、统一育人思想,同时,就学校课程开设、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及其他和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工作展开讨论,多方征求家长意见和建议,全方位推进家校合作。

学校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家委会这一“纽带”“桥梁”作用,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协助班级管理,及时把收集到的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反馈到学校,助力学校工作不断优化。同时,深度挖掘家长及家庭教育资源,协助学校开设“励耘大讲堂”,配合开展校外实践活动。

三、密切家校联系,共建沟通桥梁

(一)常态开展家访活动。

每期一次校级层面家访工作,由校级领导带队,中层全员和班主任全员参与,根据不同学生及家长群体分类开展主题研究性家访活动,例如针对特殊家庭的孩子主要开展心理健康专题家访,针对学优生开展学习能力培养专题调研,针对学困生开展学习动机研究专题家访,在此基础上开展校本化的家庭教育小课题研究,不断积累育人经验,优化育人模式。

开展“教师家访进万家”活动,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深入学生家庭,面对面与家长、学生交流,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状况和学习状态等各方面情况,传达对孩子的关注和关爱。在家访过程中,学校要求教师坚持积极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的闪光点,合理、委婉提出努力方向,真诚提出指导方法和建议,帮助学生和家长树立信心。

班级层面家访工作,要求以班主任为核心,实行“三个一”家访工程:每月一次班级任课教师集体家访,每学期每位老师至少针对性家访一个孩子,每位教师每学期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家访总结。鼓励老师走进家庭,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

(二)多渠道增进家校沟通

落实家长开放日制度,邀请家长到校听课、参与班级活动、陪餐等。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钉钉平台数字媒介,保持学校家庭联系全在线,随时随地开展家校沟通,并持续开展分享学校育人活动,分享教育专业知识,助力家校社协同育人。

建立系统的家长会及班级家长学校课程体系,每学期一次校级层面的家长会,每月一次班级家长会,每周一次班级家庭教育专题交流,每周按时发放家校联系卡等,形式灵活,联系密切。

同时,深挖家长教育资源,丰富学校课程内容,选聘优秀家长担任学校“励耘大讲堂”主讲教师,让家长走进课堂,以老师的角色为孩子们带来生动的课程,拓宽学生视野。

四、创新家长学校,赋能家庭教育

学校深入推进家长学校建设,由学校德育处具体负责家长学校课程开发,在全面调研、集体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家长学校课程方案。实施“幸福共生”积极养育工程,以塞利格曼积极心理学为指导,致力于研究和推行积极引导和正面管教理念,探究如何让情绪更积极,让关系更和谐,让教育更幸福,从而帮助家长不断转变育人理念,提升家庭教育力。

(一)成立家长学校讲师团。

学校制定家长讲堂讲师团招募制度,开发社会资源、教师资源、学生家长资源,丰富家庭服务指导团队力量,聘请专家、优秀老师成立家庭教育发展指导中心师资团队,为广大家长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咨询服务。形成“一开发、三促进”的优势局面,达成家校社教育目的一致性,立德树人目标性。

(二)丰富家长学校课程。

学校结合家庭教育常见问题和真实案例,定期开展家长学校主题讲座及座谈,如小学低段“艺术疗愈 叩问家庭教育初心”主题、小学中段“接纳不完美,陪孩子走好关键期”主题、小学高段“心理健康个案指导”主题、初中学段“智慧养育,幸福陪伴”主题的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提升家长“科学带娃”能力,缓解成长焦虑,促进孩子“身心灵”健康成长。

作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试点学校,学校利用“中国家庭报家长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组织家长每周定期收看家庭教育网络直播课,并参与周末及节假日的社会实践。

(三)开展家教专题阅读

首先,开展积极心理学系列书籍的家校及亲子共读活动,推荐阅读赛里格曼幸福经典系列之《认识自己  接纳自己》《真实的幸福》《持续的幸福》《活出最乐观的自己》《教出乐观的孩子》,以及《非暴力沟通》《父母的觉醒》《为何家会伤人》《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等心理学著作,引导家长树立积极的教育观,从而达成教育共识,为孩子成长营造思想和文化基础。

其次,结合阅读工程开展研讨沙龙,围绕“亲子沟通”“目标引领”“生涯规划”等具体问题展开具体研讨,通过开展“幸福日记”系列展示活动、“夸夸其谈亲子沟通沙龙”“我给父母(子女)颁个奖”“你是小天使”等班级活动指导家长转变教育方式,和谐亲子关系。

 

 

 

五、扩大资源共享,凝聚育人合力

(一)“励耘大讲堂”——让家长走上讲台

充分挖掘家长群体中优秀资源开设“励耘大讲堂”让各行各业的精英家长为孩子们做讲座,讲述行业知识、分享成长经历、揭示成功秘密、诠释人生哲学,在引领学生成长、启发自我规划等方面起到了学校和教师无法替代的作用。

(二)综合实践——让孩子走出校园

场馆课程:在学校协同育人实施方案的指导下,系统开展校外教育和综合实践,通过实施“场馆课程”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走进科技馆、博物院、纪念馆、图书馆、机场、海关等场所开展专题学习或综合实践,拓宽了学生视野,提升了综合素质。走进好想你教育基地,学生们用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做花馍,蒸枣山,加深对家乡民俗文化的认识;“走近科技,探索奥秘”科技馆主题研学活动,学生感受科技力量,体验科技魅力;通过“走进豫博对话历史”实践活动,孩子们主动探索九大镇馆之宝,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参与“文明之根,老家河南”实践活动,在一场场沉浸式戏剧中,一同聆听河南故事,丰富乡土情怀。

志愿服务:志愿教育是“利他”教育。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可以帮助学生由“知道”到“做到”,是学生关爱他人、关心社会,促进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作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家校社共育试点学校”,学校依托项目资源,引导学生将志愿行动融入日常,化为自觉行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志愿服务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社区、走上街头、走进公共场所进行卫生清扫、城市清洁、文明宣传等公益传递活动,在端午节、重阳节、儿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到社区、敬老院、福利院等慰问环卫工人、孤寡老人、特殊儿童,温暖他人,幸福自己。

  

 

 

 

 

 

学生志愿服务

家庭实践:充分发挥家庭实践育人功能,利用周末、节假日开展“家务劳动我能行”“我是家庭小厨师”“家电修理我来做”等周末家庭实践,并结合学科特点开展科学系列亲子实践,开设“物理实践小课堂”“生物实验剧场”“幸福朗读共成长”等实践活动视频号,鼓励带动更多的孩子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六、借助五老优势,护航学生成长。

发挥“老战士、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育人优势,邀请“五老”人员进校宣讲学生更加深切感受到信仰之光、精神之钙、力量之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涵养高尚品德,培养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