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课堂观察构建高效课堂——谭丽芳

时间:2016/10/15 10:13:09

         我校《通过课堂观察构建高效课堂》课题是从2011年6月开始进行实验的。一年多来,在市、区教育局教科室和学校领导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扎实开展研究,在实践中通过课堂观察,积极探索如何将我们的课堂构建成高效课堂,如何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课题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全新的教学理念倡导课堂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所谓"高效课堂",是指教学用最少的时间促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创建以“优质、高效、减负”为目标的高效课堂,能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满足学生发展需要。那么高效的数学课堂就是学生发展的迫切需要,学生可以在高效的课堂中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能力,体验学习的快乐。那么高效的数学课堂就是教师成长的需要,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最核心的因素,作为教师应迫切需要建立有效教学理念,切实消除课堂教学中的无效劳动,努力提高教学效益,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最有效的发展。
一个专家型教师与一个新手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对学生反馈信息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及时评价,能够对课堂进行整体的把握与调控,保证课堂的高效性。而新手教师在此方面是极其缺乏经验的,许多情况下课堂教学效果不好。
课堂观察作为一种研究方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课堂观察能够将课堂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将课堂中连续性事件拆解为一个个时间单元,将课堂中复杂性情境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透过观察点对一个个单元观察,再对观察结果进行反思、分析、推论,通过长期观察经验的积累,帮助新手教师改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构建高效课堂。基于课堂观察,教师认识、理解、把握课堂教学事件,澄清教学实践的焦点问题,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反思教学行为,寻求新的教学改进策略与方式。另外,课堂观察还是一种团队合作。它由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团队进行。在课堂观察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教师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教师借助于课堂观察共同体,探究、应对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问题,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因此,作为新手型的年轻教师,我们提出了通过课堂观察,构建高效课堂这一研究性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堂观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课堂,并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地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观察:教师的语言(提问、评价、引入语、过渡语、小结总结语)、板书、媒体的使用、情感的投入、教学活动的组织、课堂引入、学习情境的创设、学习效果的检查、关注学生的课堂感受等;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与同伴合作的实效、掌握知识的情况、情感体验等。另外,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不同,我们选择的观察研究内容也不同,所以要分学段选择重点研究内容。最后,通过观察分析的结果,对课堂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以形成对现象的新的理解,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合理性、高效性,将改善的教学方法实施在教学活动中,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得以验证。因此,我们的研究确定为课堂观察诊断与课堂改善两个方面。在这一年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学习目标制定的诊断与改善
科学地确立、编制学习目标,并分解落实于课堂教学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直接、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数学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和改革提出了新的课程目标体系。分为总体目标,领域目标、学段目标和内容标准。落实课程目标是新课程的关键,其途经是将课程目标细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学习目标,师生通过一系列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而最终实现课程目标。但在平时在备课的时候,会发现很多老师在备课时虽然把教学目标写得很全面,但大部分是参考别人或教学资料的目标,考虑的中心主要是知识,大脑中很少有学生的存在,这就无从谈起目标的针对性,这时如果用三维目标来衡量的话最多只有知识目标。同时基于课改的大背景,目标不能过大过空,我们更应考虑到目标是否既符合学生的当前水平,又能让学生提高提高,是否具有挑战性,体现价值等因素。由此可见,目标细化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教师的整个教学思路以及活动的最终效果。认识到目标的核心地位,真正要制定出一个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学生发展相匹配的精准和完美的目标,有时还是颇费思量,并且是不那么容易把握的,联系自己的日常教学,也会多多少少发现这样的问题。目标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因为急于让学生们掌握所有的技能点,结果就超越了书面制定的目标,又要讲解这个,又要对那个技能做一下引导,蜻蜓点水式的过程当然就不会有完满的效果了。合理的课堂学习目标是教师课堂教学成功的首要条件。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合理地设计课堂学习。然而,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实践的课堂观察,首先发现许多老师,尤其是我们课题组的青年老师,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就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因此我们首先研究的内容是如何制定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
通过第一轮的课堂观察,我们对课堂学习目标的制定进行深入地研究。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要素,一是怎样处理好教材,二是怎样正确认识学生。围绕着这两方面我们深入研究了如何制定数学课堂学习目标。编制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是大纲、教材。通过对大纲和教材的分析,教师一般都能较为客观地把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想科学地确定教学目标,仅仅依靠对大纲教材的钻研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积极、真实、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学情的了解和分析,为编制课堂教学目标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使之更加符合教学需要,顺乎学情。为克服教学目标片面、笼统、抽象、模糊等弊端,我们认为编制教学目标时要做到“四化”:一是目标素质化。确立素质教育的教学观,根据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制定课时教学目标,力求做到课堂教学素质化。二是目标具体化。在把握学期、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确立课时教学目标,并将教学目标分解到相关的、细化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上,从而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必须指出的是,具体化了的教学目标是认知、技能、情感等教学要求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完整的统一体,并非人为地将教学目标进行机械地割裂。三是目标序列化。按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将课时教学目标进行系统排列,体现课堂教学的阶段性、层次性和连贯性。四是目标练习化。教学目标不能仅停留于抽象的间接的语言描述,我们应尽可能将模糊的语言表述外显为清晰的、可在课堂教学中直接运用的练习行为,引导学生在习题训练的过程中不断“逼近”目标,这样“透明度”高,操作性强,易于教学目标的课堂实施和检测。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师生不断达成目标的过程。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必须达到的预期结果,也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客观标准。教学结束前可参照学习目标全面检查和评价教学效果,对于不能达标的部分内容,从教学双方进行归因与分析,通过补偿训练,提高目标达成的合格率;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适当提高学习要求,通过补充训练,提高目标达成的优秀率,这样促进不同类型的学生圆满、充分、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教师课堂提问的诊断与改善
提问是最古老的也是使用最普遍的教学手法,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正如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尤其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就更显其重要性。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那么,找到了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改善课堂提问,就是比找出问题所在更重要的内容了。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它不仅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精彩的教学艺术,设计得好,应用得当,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有积极的作用。
(三)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诊断与改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课程评价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因而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评价中最常规的工作。在教学中把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力求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精当有效的课堂评价不仅使学生学得津津有味,课堂生气勃勃;教师兴味浓烈,精神百倍;也让听课者入情入境,如痴如醉。课堂教学的效率自然很高。相反,无效不当的课堂评价则令学生恹恹欲睡,教师无精打采,听者兴味索然,教学效果必然不佳。正确有效的课堂评价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发动机”,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源地”。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能忽视课堂评价蕴藏的巨大潜力,正视目前我们课堂教学评价的种种弊端,积极改进课堂评价手段,挖掘课堂评价丰富的宝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教学媒体的使用诊断与改善
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的确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气和活力。然而,教育教学的自身规律和特征,尤其是教学中的示范性、交流性、情感性等,是无法脱离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而依附于其他手段来完成的。作为一青年教师,我们在多媒体探索和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反客为主。在运用多媒体设计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把整堂课设计成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从课题、题号、到结尾,把课堂40分钟全部用多媒体课件控制了起来,其结果是课堂教学活动呈流水线式的程序化模式;教师成了实现这样模式的“机器操作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被一个冷冰冰的机器隔断;造成的后果是整个课堂的主体既不是教师,更不是学生,而是多媒体课件。
2、演示为主。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多媒体技术资源浪费严重。很多教师只把多媒体当作传统教学的附属物,把它作为黑板加粉笔的代用品。从导入新课到课堂小结,黑板上除了课题外,教师没有在黑板上板书一次。所学内容及知识点都在电脑上显示。
3、华而不实。教学课件只要运用恰当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若使用不当则会画蛇添足。正确处理好课件的形式和内容的相对统一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选择课件或制作课件时既要注重课件的可观赏性,又要避免过多的感官刺激。画面格式、背景颜色、动画效果等外在形式确实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但是花样太多反而容易冲淡讲授内容,影响学生思维,分散学生注意力。
多媒体技术是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而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领域的,教师在使用时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巧用多媒体,合理选取其服务于教学的最佳切入点,使得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具活力、魅力。
(五)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诊断与改善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新方式,是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学习活动。它能达到学生间有效的沟通,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青年教师所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很大程度上仍是流于形式,甚至走入误区,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通过课堂观察,我们总结出当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四个误区及其对策:
1、忽视编组的技巧,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几个人“合坐”。有不少教师以为“合坐”就是合作,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沼。虽然合作交流的小组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几个人一组,但绝不意味着编组的随意。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异质分组,就是说各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从而使小组活动中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可以激发出更多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2、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过分关注“合作”的形式。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而是一个仲裁者,教师只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设计,把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框架里赶,只关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而不是关注小组合作交流的内容。教学中,只要学生个体能独立完成,就不再强求合作;只要少数人合作可以完成的,就不应安排多人合作。倘若过分地强调合作,可能导致大多数学生的依赖性、附和性,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合作交流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没有经过个体精思而匆忙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表现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是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见。同时,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只有当学生的思考到达一定程度时展开讨论,才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时,必须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独立思考时机。
3、片面理解合作学习就是小组讨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倡导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并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与潜能。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无论什么样的课,无论是否需要,教师大都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的甚至一节课安排几次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各说各的,表面看来,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许多讨论的内容选择得不够恰当,讨论时间的分配也不够合理,多数问题讨论得不深不透。有的教师为了表示自己在教学中应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较好的形式,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数学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无疑,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但绝不是唯一的形式。衡量课堂上是否实施了合作学习,关键不是看有没有组织小组讨论,而是看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是否具备了合作的因素,包括是否具有合作的意识,是否掌握了合作的技能,是否产生了合作的效能。
4、忽视合作交流的主题,走入单纯追求气氛的误区。课堂教学疑难问题的解决,讨论交流是较有效的途径,有些问题经过师生的共同探讨,学生的相互交流便可迎刃而解。在这里,合理引导,确定合适的讨论主题直接影响讨论交流的效果。其实,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讨论交流,是不能搞大量浅层次的、低水平的操作的,要使课堂讨论交流有价值、有创新、有突破、有发现,教师务必精心设计问题,精心组织讨论。
要组织好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则必须避免这些误区,完成合理的改善,才能真正使学生学会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学生问题解决的诊断与改善
我们说,数学“问题解决”是指学生在新的情景状态下,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对面临的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和方法寻求问题答案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或者说是在新情境下通过思考去实现学习目标的活动。“思考活动”和“探索过程”就是问题解决。在数学领域中,对于问题解决,我们不但关心问题的结果,而且更关心求得结果的过程,即问题解决的整个思考过程。通过解决问题,可以使主体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性地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可以使主体在实际情境中获取和构造数学,而不是机械地去复述数学;可以使主体体验数学的思想方法,构建自己的数学观念;可以激发主体的自主性心理特征。
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发现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存在的思维障碍,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呢?”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学生感觉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说,这时候,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学生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只善于处理一些直观的或熟悉的数学问题,而对那些不具体的,抽象的数学问题,往往不能抓住本质,不会变换思维方式,缺乏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另外,由于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尽相同,其思维方式也各有特点,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数学问题的认识、感受也不会完全相同,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偏颇。这样,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抓不住问题中的确定条件,影响问题的解决。
还有,学生由于受到先前经验的影响,往往沿着固定的思路分析思考问题。这就是所谓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对解决同类问题可能有积极作用,而在新的学习情景中,思维定势也可能使人陷于旧框框的束缚,所表现的惰性使问题得不到解决,这就是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而对于教师而言,面对学生在进行问题解决时也存在着许多错误观点:
认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所练的题量是一种线性关系,所练的题量越大,能力就越强。因而在课内、课外带领学生演算各种类型的习题,不重视对习题典型性、启发性、针对性的分析。这种机械重复的、目的性不强的大剂量训练,常常只能在学生认知结构中增加经验的分量,而很难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所以对于提高能力是收效甚微的。另外由于大量做题而造成的学生负担过重。影响他们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了解,这就使得本末倒置。可见,想通过多做题的方法去提高能力是一种低效的、得不偿失的方法。
认为提高学生的能力,必须通过学习很深的内容,做很难的习题才能奏效,所练的题越复杂,难题练得越多,能力就会提高得越多。而在新课教学中就给学生布置一些很难、很复杂的习题,而不重视基础题的训练价值,不重视基本方法的指导和基本观点的形成。将过量的难题过早交给学生做,复杂的条件反而容易掩盖对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陷入“欲速则不达”的境地,造成学习中“难而不化”的状况。
认为让学生知道正确的结果,就可以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让学生知道一套套分析问题的方法,就可以免去他们认识上的弯路,提供一条学习上的捷径。因而对于学生的作业,常只简单的标以“钩”或“叉”,评讲时往往只给出正确答案;对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常常以教师总结出的一套套程序、方法、类型代替,只让学生通过做题练习“模仿”、“记忆”。这些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方式,使学生虽然记住了正确答案,但错误的根源还存在,只要题目形式稍加变换,错误又会出现;使学生被动接收教师的经验,只会在繁杂的题目中按“套套”思维,形成“题目即使难,只要学过就能模仿做;即使简单,但只要没有见过,就不会分析”的怪现象。
其实,在高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展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必须做到:1、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的效率,根本上是由学生的效率决定的。问题解决活动,常需要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这几种思维形式同时参与。因此,要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必须全面培养思维能力。2、激发兴趣,提供思维动力。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制约思维,在教学中若给学生感兴趣或符合学生需要的材料,学生思维就易被激活;相反,若给学生不感兴趣的东西,学生只能死记硬背,那就难以形成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心情愉快、趣味盎然的环境中学习,不断调整其心态,激发并不断强化其兴趣,以提供思维动力。 3、建构观念,发展表象思维。数学表象思维的载体是客观实物的原型或模型,学生的表象思维的形成有一个逐步产生、发展的自我建构空间观念的过程。通过对表象进行加工、调整、积累、补充、修改、提炼,最后真正建构起完整准确的表象。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表象相近的正确部分为起点,引导学生对基本的图形形成正确的表象。4、加强变式,提高直感思维。直感是运用表象对具体形象的直接判断和感知,是直觉形成的基础之一。在教学中应加强变图、变式,丰富外延表象和主体头脑中的表象模式。这样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利用图形、图式的表象,就不会屡屡受挫。
三、 课题研究的途径方法
根据我校实际、学生情况和这一课题的特点,我们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途径:
1、听取专家的辅导讲座,以减少实验中的盲目行为,使研究实验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2、开展多次课堂观察活动,组织同组教师进行观察。在课堂观察活动之前开展课前会议,课后会议进行交流、总结。
3、加强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加强教师间的交流,相互启发,以积累更多的经验。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从多角度分析课堂教学,将研究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
2、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实验教师根据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撰写经验论文,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形成经验交流文章,科学概括研究成果。
3、行动研究法。研究人员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定期召开专题研究会,邀请专家诊断指导。
4、案例研究法:对青年教师的课堂进行观察活动,实践发现问题,讨论、总结经验,再实践检验改善效果。
5、调查法。运用采访、座谈等方法了解、掌握课题研究情况.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首先,从教师方面来讲,我们的课题研究对象不仅仅是青年教师,还有工作多年的专家型教师,通过对课题组以及数学组的全体老师进行课堂观察活动的研究,可以从教师这个整体群中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开展研究以寻找解决改善的方法和途径。从学生方面来讲,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我们研究的学生也是全校各年级的学生,通过走进不同年级的课堂进行观察,以发现自己不同课堂的特点及问题。
2、发展性原则
对于一个研究对象,我们不能仅仅只进行一次观察,只诊断出课堂教学的问题并不是我们的全部研究内容,我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课堂观察构建高效课堂,而高效课堂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形成的,因此,我们的观察活动应是连续的,应是不断进行的。
3、差异性原则
因为我们的观察对象是不同年龄段的数学课堂,所观察的授课教师也是不同类型的教师,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每次我们所观察的内容及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在每次课堂观察活动之前,我们都要先确定好观察内容,不能每次观察活动内容都一样,没有差别,要充分体现差异性。
4、活动性原则
根据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要求,在确定课堂观察的内容时应突出课堂活动为主的特点,把课堂观察的内容渗透到不同类型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发挥课堂观察的优势,注重活动过程的作用。
五、课题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1年6-2011年8月)成立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制定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
第一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0月)
小组成员深入学习、研究文献资料,学习课堂观察这一行动研究方法的理论。
第二阶段(2011年11月----2011年12月)
分学段进行课堂观察的实施,组织课题组老师以及全数学组老师进行听课、评课,共同研究、讨论,诊断出课题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并根据课堂观察进行反思总结,选取特例观察点进行研究,以便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改善。
3、课堂教学改善检测阶段(2012年1月-2012年4月):课堂观察的目的就是改善课堂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通过前期课堂观察实施的过程,每位新手教师都有了提高,在其主导下的课堂要不断地进行改善,从而做到真正的提高,最终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效果,构建出高效课堂。
4、总结、交流阶段(2012年5月-2012年6月)。每位教师总结在通过课堂观察构建高效课堂研究中的心得体会,小组内交流、汇报、总结,整理出研究论文、报告以及教学实录等研究成果。
六、课题研究成果
通过一年的实践和探索,在课题组全体成员以及其他数学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本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每位课题组的青年新手教师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通过课堂观察诊断出的几个典型问题,青年教师在本次研究的课堂改善阶段都进行了深入地探索,有了很大的改善,具体讲来,我们本次课题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在学习目标的制定方面
通过我们课堂观察诊断出的在制定课堂学习目标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通过深入地讨论、研究,形成了我们自己的制定课堂学习目标的原则与方法,主要有如下两点:
1、灵活处理教材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条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灵活处理教材”或者说“创造性使用教材”已经为广大教师们所认同,但是有许多教师不能经常重组教材。我们认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态度上应该遵守“信奉而不唯是”的原则,“信奉”是指教材毕竟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目标指导下,一些资深的教育专家编写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是实施教学活动很好的载体;而“不唯是”则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再好的教材也有需要改进、调整、重组的地方。
2、了解学生实际是达成学习目标的根本
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了对数学学习产生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数学教师要根据其不同的条件、特点和需要,设计课堂教学目标。认真研究各层次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施教策略和教学方法,这样我们教学才能主动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差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原来失去了学习兴趣的学生,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合于他们,会觉得学习并不可怕,通过努力得到实实在在的进步,就会产生成就感,逐渐提高对学习的兴趣,重新树立起自信心,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地研究学生实际,研究教学方法,主动地适应学生,使教学方法更具人性化。
(二)在课堂提问方面
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它不仅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精彩的教学艺术,设计得好,应用得当,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有积极的作用。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准确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和学生思考的时间。
研究表明:虽然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但准确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却非常重要。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教师课前一定要设计好。若能在恰当的时机和火候提问,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它能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保证思维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等。此外,在提问后教师应注意停顿一会儿,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2、要注意课堂提问的“精”与“准”
所谓课堂提问的“精”“准”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求精确、正确、准确,力求精巧、精致、不随意。研究表明,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多做提问设计的思考,并以此作为问题设计的依据,使设计的问题既简明准确,又能突出重难点。在关键性的问题和小结性的问题设计上更要斟字酌句、反复推敲。另外,课堂提问还必须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问题的切入点,要问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问出精彩来,问出实效来。       
3、要处理好“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之间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预设问题”和教学过程中的“生成问题”,对学生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预设问题”的设计,既要考虑对教学活动的引领作用,又要考虑到能否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而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同时还要注意“预设问题”会诱发“生成新问题”的出现,而这些新的“生成问题”会因学习主体的特点、思维方式及个体差异而很难预料;针对课堂呈现出的丰富、多变和复杂的“生成问题”,教师应当首先不拘泥于课前的预设,应该灵活调整、整合乃至放弃预设的问题,机智生成新的问题方案,伺机而动,随机应变。
(三)在教师的课堂评价方面
要想改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课堂评价,除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之外,我们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进行改进。
1、教师要加强修养,提高师德素质。热爱所教学的学科,积极投身教学工作之中,作好课前的准备,熟悉学生,熟透教材,课堂上才能应对自如。
2、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增强教学机智,提高灵活运用教学媒体,手段的能力,加强语言积累,提高表达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3、多听课。从别人的好课中汲取养料,反思自己教学中的课堂评价,调整自己的教学。从别人失败的课堂教学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从社会生活中积累经验,灵活运用于教学之中,特别是从生活中善于极有协调能力的人中学习积累方法和语言,把生活中极有生命力的语言积累下来,恰当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为教学增加动力,为课堂增添活力。把生活中极富表现力的方法用于教学之中,让课堂更富有生命。
(四)、在教学媒体的使用方面
多媒体技术是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而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领域的,教师在使用时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巧用多媒体,合理选取其服务于教学的最佳切入点,使得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具活力、魅力。
(五)、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方面
在我们课题研究的课堂教学改善阶段,教师们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1、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能够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按异质分组,就是说各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从而使小组活动中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可以激发出更多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2、能够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教学中,当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或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时,就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先在组内交流各自的看法,形成“统一”意见,再到全班进行交流,再次形成“统一”意见,最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只有当学生的思考到达一定程度时展开讨论,才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时,必须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独立思考时机。
3、不能搞大量浅层次、低水平的操作,使课堂讨论交流有价值、有创新、有突破、有发现。教师能够精心设计问题,精心组织讨论,让学生在新知识的生长点处讨论;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处讨论;在探求结果不确定处讨论;在新旧知识发生碰撞处讨论。使教学面向全体,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此外,合作学习包括师生间的积极互动。不能将小组学习看成是合作学习的唯一形式,相反,教师能够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对象和环境灵活地应用各种可能的教学形式,如全班讨论、师生问答、集体评价等,以最大限度发挥合作学习的本质优势。
七、课题研究的体会和努力方向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通过一次次的课堂观察活动和经验交流、总结,我们对构建高效课堂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构建高效课堂方法和途径有了初步的探索,我们认为高效课堂只需抓住两个核心,即学生的行为与思维的高度参与和教学目标的高达成。从学生角度应是学生的行为与思维的高度参与,行为的高度参与是表象,思维的高参与是实质;从教师角度应是教学目标的高达成。达到这两点,课堂则表现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质量高,就可以认为是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构建高效课堂,必须抓好两条线,即教师和学生。主线是教师,辅线是学生。
高效课堂无论是抓教师还是抓学生,落实到最终是教师,因为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的,因此高效课堂的成功与否关键看教师思想是否转变,教学设计是否科学有效,教学方法是否合理灵活,课堂训练是否实效。
经过本次课题研究,我们也仅仅是从课堂教学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改善,虽然对我们构建高效课堂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还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堂堂课高效只能是一个教师的终身追求。
今后,在我们从青年新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过程中,还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搞一些课堂观察的研究,去发现课堂教学中更多的典型问题去研究、去改善,这样,才能将我们构建高效课堂的道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