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孙子军

时间:2020/2/26 11:39:56

1.研究背景:

在以往的学校教育中教师更多地是侧重于各科的专业知识传授,学科之间,各科教师之间往往各自为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提高这种教育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学生的要求,更多的学生希望在课堂上听到除本学科以外的内容。

知识本身也是一个整体,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为的将知识划分为一个个的独立学科,学科之间没有联系,学生掌握的知识是破碎的、片面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是将原本失去联系的各个学科之间重新建立起应有的联系,重建合作的关系,主动去构建知识间的这种联系。

教学中学科之间互通互用,将这种复杂的联系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关键性作用。另外,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化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主流趋势,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技术也作为一项全新的教学手段逐渐的渗透到了现代教学的方方面面,引发了现代教学的重大变革。为更好地适应这一教学形势,我国教育部还特别提出了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有效整合要求。以上这些变化说明社会的发展对融合性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过去那种单一的专业培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改变当前各门学科各自为战的教学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教育改革实施以来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学生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只知被动学习的“容器”,更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提高,如果教师还是以前那种注入式单调的教授方式难免会造成学生缺乏创新思维,结果就是学生缺少对成就感的体验,势必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积极适应学生学习的这种变化,充分认识自主创新性学习的重要性。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生的要求为主,改变传统单一学科教学方式,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各门学科积极合作、创建融合课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本课题的实践价值:

1)就在于探索学校、教师如何探究发现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使学生慢慢寻找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和决定空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进而为实施素质教育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解决孩子偏科现象。

2)学科间交叉融合实际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范围,但是同时又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将学生从较为深、难的考试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时间去发展其兴趣爱好,在减轻学习负担的基础上,又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将学生由考试的机器变成懂生活、会生活的人。 

3)要想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教师应该是具有极强综合素质的多面手。这就要求在授课之初,教师之间应该有类似集体备课、集体交流这样的讨论活动。这样的互动交流能够优化教学资源,扩大彼此的视野。俗话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教师彼此之间交流然后知道不足,有效地沟通、探讨与研究,在如何能够将学科融合的过程中,教师也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养。

理论价值在于:

通过试图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的尝试教学,寻求各学科之间有效的融合方式。从理论角度提炼出一般可寻的规律和方法,以求对更多教育工作者予以启发。

2.研究现状:

当前对本课题的研究散见于国内各报刊杂志中更多的侧重于单一科目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例研究,很多并未能自觉对此问题上升到系统的理论深度探求根源及策略方法。

例如《小学教育的“另一种可能”——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融合课程”探微》白宏太

《融合课程:打破学科壁垒的课程创生》屈文霞

此类的研究成果更侧重于实例教学研究。另外对融合课程的专项研究鲜有专门的理论著作。

3.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目标:

1)通过探索融合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改进当前教学模式中的单一方式。深化对主题的认识进行了多学科教学。

2)搜集与开发融合课程相匹配的教学资源。借鉴原有成功经验让教师

获得相应启示,寻找到课程融合的相应规律与方法。

3)从实例研究中提取理论规律,根据理论-实践的规律更好的指导实践教学。打破传统学科的壁垒和界限,使课程资源、课程要素和课程环境整体化产生聚集效应,促进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实现了学生多样的学习体验、丰富的学习经历。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

本课题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种种弊端和融合学科教学的优越性,教师如何最大限度的开发优质资源和挖掘教学潜力,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科学理论,以融合学科为依托组织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呈现方式多样化,知识传递交互化、学习参与高效化。使得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活泼,其智力、能力、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调查分析学生在融合课程应用环境下的语文学习现状、需求意向等。

2)研究在融合课程的支撑下,小学语文课堂在教学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话、综合性学习中实施的方法、途径及其模式。

3)研究在融合课程支撑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基本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在助推学生整体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4.主要研究方法:

本课题拟采用

调查法:分析当前学科教学方法的总体情况;并提出存在问题;

文献研究法:根据目前国内外关于融合教学的经验及文献,从理论角度研究融合课程的实施的可能性;

定量分析法:通过进一步的理论分析使融合课程的概念和内涵更加的清晰;

实验法:通过语文学科与美术、音乐、生物、数学、英语等多个学科的融合教学,探索多学科融合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接受知识的效率,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探索性研究法:通过以上分析和理论论述从实际材料中提取和总结一般规律。

5.研究详细计划:

第一阶段20191-5月。本阶段主要进行任务分解,收集相关资料及素材,了解当前研究课题的现状。

第二阶段20196-8月通过主要课程的实例分析和理论文献研究进一步落实融合课程的实践性和理论支撑。

第三阶段20199-10月本阶段探讨融合课程的具体实施策略和方法。

第四阶段201911-12月课题目标完成,总结理论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