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语文教材文本提升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
小学语文的教学精髓就在于是否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是否能为小学生提供足够的课余学习空间来对课外知识进行有效拓展。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都有着很强大的提升作用。它可以发展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丰富其内心精神世界,陶冶情操,对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儿童道德观念都起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语言文字的积累,其途径是听和读;语言文字的表达,其形式是说和写。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去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博览群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
作为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一起构成了小学生阅读。因为有了教师课堂上的组织引导,小学生的课内阅读的掌握效果还是很显著的。综观小学生的阅读实践,却普遍存在电子产品替代书籍的慵懒阅读行为、浅尝辄止的敷衍阅读行为、只爱口袋书和漫画书的偏食阅读行为、只读作文选的功利阅读行为、随波逐流的盲从阅读行为以及无“法”可依的浮躁阅读行为等。课外阅读的管理、引导滞后,使得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效率很低。由于阅读的时间、空间以及阅读的兴趣指向等诸多因素的缘故,课外阅读的行为就很难受到监控效果自然就很难有保证,因此也就形成了小学生阅读能力难以有效提升的的软肋。
究其原因,是当下语文教学存在让学生漫无目的的自行阅读课外读物,而不将阅读与小学语文教学联系起来的境况,导致小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不能有效的提高,加强课外阅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在联系的方法迫在眉睫。本课题旨在从科学认知的角度借助语文教材文本进一步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的能力,从而优化学生的阅读行为,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方法,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启蒙过程,文本是教学的基础,深入挖掘文本的引导点,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们对学科知识的理解程度,强化他们对文本内容的运用效果。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对教材文本的利用,借助文本知识增加班级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探索能力,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钻研体悟,做到在潜移默化地中引导,在阅读练习中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理解的根本方法,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
二、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综述
法国1996年《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教学,一要精读,二是要读全书。法国尤为重视法国文学的阅读和鉴赏,就是希望青少年积极继承本国的传统文化。德国、美国、日本等国都有相关内容的研究,但是不成体系。
我国在多年以前,许多语文教育专家关于课堂文本阅读做了深刻的研究,李镇西主张通过指导阅读启发学生,
三、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本课题通过运用教材文本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研究,探寻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下面是“运用教材文本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课题研究的目标:
1.树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思想,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理念。
2.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让学生学会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局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
4.有效地进行自主课外阅读的指导,将指导阅读和课外自主阅读进行衔接和整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扩展视野,丰富积累,发展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5.打造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环境,由各班级向全校推广试验,营造书香校园。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师应该做好的教学工作,通过阅读教学锻炼班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们对学科知识的理解程度,强化他们对文本内容的运用效果.在对小学生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对教材文本的利用,借助文本知识增加班级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探索能力,这样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本文旨在分析语文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对文本知识进行累积和运用,给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四、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全体课题组成员收集相关阅读理解教学的研究成果,学习和借鉴相关材料,指导课题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证明并把握本课题研究的对象、内容、原则和方法。在这一研究过程中,教师要阅读大量的教育理论著作,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行动研究法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方法的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理解练习,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采用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反思的方法,逐步探索出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般策略。通过举行学生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读书数量、所读书目、读书体会、收获等情况,掌握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发展情况。
3.调查研究法
借助调查问卷、观察、访谈等方法,了解学生在不同学段借助教材文本提升课外阅读所面临的问题及收获,这样的调查,主要是为了老师在指导阅读的时候能够有的放矢,让学生真正能够将课内学习的方法进行有效运用。这个调查必须是经常的,不间断的。
4.经验总结法
依据本课题研究的思路,采用一定的方法,有意识、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即时对经验进行梳理,形成、提升一定的理性认识和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实践经验。
5.个案分析法
确定观察班级和个体学生,做好观察和记录,形成利用教材文本提升课外阅读能力的个案资料。同时,做好课题研究的示范课,全体课题组成员通过磨课、评课、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形成典型课例。
五、研究详细计划
(一)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21.3-2021.4)
1.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初步讨论、制定研究方案以及实施方案。根据小学新课标的阅读要求,针对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教学及学生语文阅读情况存在的问题,制定调查问卷,确立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具体内容。
2.围绕借助教材文本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课题对学校各班级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访谈的形式整理相关素材并分析、整理数据,充分了解当前学生借助教材文本对课外阅读进行提升的现状和问题。
3.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课题组成员搜集相关资料,反思自己的教学经历和经验,讨论并确定选择借助教材文本提升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方向,形成研究的大致框架。
4.全体课题组成员分工,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及本校学生实际阅读情况,有计划、分步骤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21年5月-2021年12月)
1.指导思想:《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年级段学生阅读目标及能力要求,学习并掌握小学中年级(三、四年级)阅读教学的相关要求和目标。语文教育类杂志期刊上关于小学生阅读素养方面的文章。
2.设定阅读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课内文本进行透彻的分析,同时可以寻找与课内文本相关的一些阅读文章,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方法的迁移。
3.教给阅读方法: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如何进行课外阅读,以梯度三步曲阅读模式进行:
初读文识字词;这个环节主要是做好基础字词的积累,积累大量的字词并进行理解,学生才能进一步进行更高一层次的阅读,学生的阅读深度才能纵深发展,为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二读解文意;学生在解决了字词的拦路虎后,畅读文章,开始对文本的内容有了较明晰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主要情节能够在老师提示指导下进行剖析,为下一步感悟全文的内容(三年级寓言单元则为感悟故事中的道理)做好铺垫。
三读感悟明理。对文本内容已经完全掌握后,教师引导学生综观全文,感悟文章之中包含的道理(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掌握文章主旨,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梯度阅读教学中稳步得到提升。
4.利用课内文本阅读模式引导学生自主课外深度阅读: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运用这种阅读模式进行课外的阅读。指导学生利用课堂三步曲阅读范式记录读书笔记。笔记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体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字词的积累,第二部分摘录文中能体现文章主题内容的精彩句段,学会对重点语段的赏析,第三部分将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的启示进行整理,记录感想。
5.加强阅读指导与监督,切实保障课外阅读质量。学生掌握了课内课文阅读模式后,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过程性指导与监督。孩子在最初进行课外阅读时,存在字词积累的疏漏、文本寓意理解不准确的问题,在发现问题后,教师及时给予学生所做阅读活动的肯定的同时,引导学生准去理解课外阅读蕴含的道理,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
6.争取家长配合,保证阅读时间。
学生在校阅读时间较分散且短暂,所以最好的阅读时间是在家里。鉴于此,我们利用家校互动平台,争取家长的配合,以此来保障学生进行课外精读的时间。课后的阅读完全可以适当让学生积累读书笔记,定期做展评,让孩子们一起评选出优秀读书笔记,并进行展示,让学生共同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能力,从而在不断的展示、交流中让学生的阅读素养稳步提升。
7.记录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通过观摩课形式进行内容完善。
在研究实施过程中,关注学生教材文本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课外阅读实践的瓶颈,进行阶段性的记录和总结。采取互听观摩课、共听专家讲座和培训等,在交流和专家指导下,规范研究的方法,并在内容和方案上进行修改和完善。
(三)汇总阶段:2021年12月——2021年3月
1.通过实践教学,总结教学过程出现问题的地方,反复进行修整,可以在专家和领导指导下,对课题内容进行修改、补充、完善研究策略。
2.课题组全体成员整理研究资料,对访谈资料、调查问卷等材料进行细致分析和总结,以研究报告、论文的形式总结研究成果。